楚才特等奖选手都有这些相同之处 爱阅读爱积累爱记录就能写出好作文
(按公示作品顺序)
小学组
杨珺如 东方红小学三年级
获奖作品:小学组2号题《班干部的公开信》
指导老师:范小慧
高 原 育才第二小学三年级
获奖作品:小学组5号题《灰太狼的面包店》
指导老师:李艳
陈璘熙 钟家村寄宿学校三年级
获奖作品:小学组6号题《无言的舞台》
指导老师:彭莹
宋牧融 中山路小学四年级
获奖作品:小学组1号题《196只饭盒的奇迹》
指导老师:陈秋淑
孙嘉言 长春街小学五年级
获奖作品:小学组3号题《家校微信群》
指导老师:叶菁
向丽霏 武汉瑞景小学六年级
获奖作品:小学组1号题《超市战疫记》
指导老师:丁清
杜祉诺 韩家墩小学六年级
获奖作品:小学组1号题《那一抹绿》
指导老师:李曼
彭亦潇 棋盘街小学六年级
获奖作品:小学组1号题《公筷舌战群箸》
指导老师:尹红
吴远溪 华师一附中美联实验学校六年级
获奖作品:小学组6号题《你若安好,便是晴天》
指导老师:程昌平
中学组
张心仪 武珞路实验中学初一年级
获奖作品:初中组4号题《风从小巷来》
指导老师:刘英
何 怡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
获奖作品:初中组4号题《风从奔跑中来》
指导老师:古荷兰
李铠杉 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年级
获奖作品:高中组4号题《随它去吧》
指导老师:涂圣富
刘颖清如 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
获奖作品:高中组4号题《随它去吧》
指导老师:李蓉
仰文鹏 华师一附中高二年级
获奖作品:高中组4号题《随它去吧》
指导老师:高天
黄圣兰 华师一附中高二年级
获奖作品:高中组4号题《随它去吧》
指导老师:盛玲
大学组
柯松宁 湖北大学文学院2018级汉语言文学
获奖作品:大学组2号题《新冠之变》
钱静怡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0级
获奖作品:大学组4号题《不要修掉我的皱纹》
张云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级法学
获奖作品:大学组3号题《回到沙布拉提》
韩 炜(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8级历史学
获奖作品:大学组1号题《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崛起》
留学生组
罗花乐 印度尼西亚留学生,武汉大学博士生
获奖作品:留学生组《我的灵魂,留在中国了》
指导老师:王怡
阮氏武怀 越南留学生,华中师范大学
获奖作品:留学生组《谢谢你,武汉》
指导老师:朱虹
经初评、复评、定评1、定评2、终评、终审、社会公示、进校走访后,第36届(2020)楚才写作大会暨“学习强国”主题征文活动共有21篇作品从4.7万余篇作品中脱颖而出,荣获特等奖(详细获奖名单见下表)。
特等奖作品是如何“炼造”出来的?23日,主办方特意奉上特等奖获奖选手“写作秘笈”,一起来看看吧!
长报日报记者从主办方获悉,关于大家关心的获奖证书问题,待统一制作完成后,主办方将在春季学期开学后通过获奖学生所在学校进行发放。
■ 杨珺如:用文字记录生活点滴
东方红小学三年级 获奖作品:小学组2号题《班干部的公开信》
指导老师:范小慧
杨珺如话不多,回答问题简短,态度坚定,眼神中透露出自信。
当天看到命题的时候,珺如认为1号题和5号题的竞争可能会很激烈,便选择了《班干部的公开信》。问到家长是否有参与,她说:“妈妈检查了一下错别字”,想了想,她又补充了一句:“文章的构思来源于我自己平时的观察和积累。”
关于写作的心得,她谈道:“平时我就喜欢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。有一次,学校一位老师腿骨折了,虽然我不认识他,但看到他行动不便的样子,我被他的职业精神所打动,于是便记录下这件事情。”
她喜欢看《绿野仙踪》《柳林风声》等书籍,正在备战琵琶7级考试。因为个子比较高,她目前还在接受羽毛球专业训练。
谈到对杨珺如的看法,语文老师范小慧说:“这孩子性格安静,很能写。上课时与老师互动并不积极,我要是不找她,她默默无语,但当我每次点名让她回答问题时,她从来不会让我失望。”
范小慧很重视对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,她把周记作业改为一日一记,并不强调篇幅。在这个“作业”中,学生把当天看到的、想到的用文字记录下来,日积月累,素材便有了,再来写大作文就相对容易。在这个过程中,也有利于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“三观”。
在刚结束的期末考试中,杨珺如语文考了98分,全班最高。
■ 孙嘉言:“积累本”是写作秘密武器
长春街小学五年级 获奖作品:小学组3号题《家校微信群》 指导老师:叶菁
话说帮儿子孙嘉言提交作品的那一瞬,孙父是有点后悔的,“《家校微信群》把我的那点‘黑料’都抖出去了”。
上一篇:高中英语作文常用的高级句型